Monday, December 8, 2008

應用Google Sites於學習報告(經濟日報通識版154期)

今次篇就吐得愉快了,因為我認為Google Sites實在是其中一個Google為學界度身訂造的工具。
以往(萬九幾年前)學校都很興要全校師、生齊齊寫網頁,而學校就要為這一個運動,建立一台http Server,又教各人如何upload,如果放在public_html個folder之類…
但現在隨著Google Sites的出現,一切都應該要變了,Server是Google提供的,不用學校擔心維護及保安的問題,Google Apps內置的設定,更給予學校是否把所有網站都公開的彈性,而所有用家,都不用再學ftp upload或甚麼Dreamweaver、Frontpage的軟件,當然學校也省下一筆要去買site license。

另一個問題,就是現時學界有很多濫用Blog的情況,我在文章中也順度發洩一下,很是暢快!

Google Sites的設定選擇雖然不算很多,但如果對象是一般學生及老師的用家,絕對夠用。我試過只放個URL給一班小四學生,叫他們自己有時間的話去搞一下自己的網站,一個星期,已經把網站變得花碌碌,又插圖、又插movie了。我想這樣的一個工具,才是現時學界最需要的吧!

原文如下:
自從『網誌』(Blog)興起後,學界都分紛紛想把網誌應用到語文教學、寫作教學、專題研習、發表學習報告…等等。原因是網誌的操作簡易,在任何電腦的瀏覽器上進行,已有即時的果效,不用學生有網頁編寫的基楚,更不用學習甚麼軟件程式。但筆者認為『網誌』是建基於時間軸上的持續性經營平台,如果用於發表單次的學習報告,並不適而。
事實上在『Google應用服務』中的『Google協作平台』(Google Sites),就已經是一個結合了網頁的架構及網誌的簡易操作模式而設的實用工具。

進入『Google協作平台』的頁面後,可以看到自己已建立的網站、校內師、生已建立的網站,或另外建立一個新的網站。每個用戶都沒有建立網站的數量上限,所以學生可以因應不同的科目、學會或專題,與不同的小組成員共同建立獨立多個網站。
建立『協作平台』的設定非常簡單,甚至筆者認為比起建立一個網誌更為方便,假如輸入的網站名稱是中文,Google更會自動把它翻譯為漢語併音來建立網址名稱,以便日後管理及識別。而網站的公開程度,也可由用戶自行設定。

學校在學生建立網站或網誌時,最大的考慮,就是監管的問題,尤其怕學生把不應該寫或上載的內容,發佈到學校的平台上,引起外界的批評。而『Google應用服務』就是計對這點,在『管理平台』上,給予學校是否把所有校網網站公開的設定,使學校更安心使用。

當進入網站的編輯頁面,所有編輯工具都是一按即用,並可以即時儲存及更新的,和其他Google文件的特性一樣,Google協作平台都是可以容許多個用戶,同時同步建立網站的。
特別的是每個頁面,Google都已預設有『附件』及『意見』讓網站變得更為互動,比起網誌,這讓的設定還要實用得多!

每建立一個新頁面,都可以有5個格式選擇,包括:網頁、資訊主頁、通告冊檔案櫃及清單。留意每個頁面都需要好好考慮存放的位置,令網站更有架構及層次。

頁面的編輯工具,也非常易操作,版面與Google文件也非常相似,特別的是每個頁面也自動附設有『子頁面』的資料,方便瀏覽者檢視網站。

網站的瀏覽列可以說是整個網站的骨幹,在Google協作平台,只要按一下『編輯側欄』,便可以進行編輯瀏覽列,讓用戶在整個網站的頁面架構內,自選加到側欄的按鈕。除了『瀏覽列』外,用戶還可以按一下『新增側欄』,建立其他文字、連結或最新動作…等等的欄目。

每個頁面都可以插入不同的材料,尤其可以配合Google文件,使用戶能把已建立的文件、簡報、試算表及圖表等,更方便的插入網頁之中,方便整合整個學習過程,也令網站更多元化及吸引。

教師也可以使用『Google協作平台』建立個人,或各科組的教學或教材網站,把集體備課後的教材,更靈活地學生交流,互動,使學習更為方便及有趣。
這個工具除了是適合教與學使用之外,更是免費、富彈性和延展性的,教育界如能掌握這些新工具的操作,並明瞭這些工具的特性加以配合於教學上,就真的可以做到『適時適用科技;教學效能兼備』了

1 comment:

  1. 你好:

    我也有用 Google Sites 製作課程網站,有興趣的話過來看看:

    http://ism001.sytes.net

    ReplyDelete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