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6, 2008

Google Friend Connect in Blogger

12月2日零晨兩點幾,終於收到9月時登記了的Google Friend Connect的電郵。
但,一場歡喜,一場空!
因為,要用到Google Friend Connect是要先把兩個html檔放在放到blog上才行,這對於大部份用wordpress的用戶來說,非常容易,但Blogger的用戶,是沒有直接把file upload的權限的。
所以非常失望,看過一些blog的講解,都話Blogger未有,又或者是Blogger中的"Followers"其實已經是Friend Connect的化身。
喂!點會係一樣呀?!Followers(追縱者)跟本就是一個Blogger內的close community功能,對其他無用blogger的讀者來講係一o的用都無架!!!!

唔份氣,今日去再search一下,在Gseeker找到以下這篇文章:
Blogger已经整合Google Friend Connect
文中提到其實佢o地識過hack Blogger,發現了每個blog內已經內藏了有關的html file ("pc_relay.html", "canvas.html"),所以Blogger的用戶,簡單來說,跟本還比其他wordpress的用戶少做了一個功夫,就是只要當自已已經把兩個file都upload了之後,在Blogger的『新增小工具』內選"HTML/JavaScript"貼回給予的html code,就得了!




整個過程用了幾分鐘!好o野!

其實我就係諗o羅,Google點解會咁白痴,自己 個Blog都唔support 番自己 個Friend Connect呀?!
原來佢都唔係真係咁白痴架!算佢啦!嘻!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Update Chrome!

上星期三,四處到收到消息,Google的Chrome Browser在四個多月的Beta版後,已經正式畢業了!
不知不覺,原來Chrome出產了100日,而且updates了15次!
請看以下Google Blog的說明:Google Chrome (BETA)

我真的一點也沒有察覺它有update過,自少,它沒有好像Firefox那像,每次update時,都要我等下載、等安裝,更要重新啟用過個browser。
不放心自己是否正是用緊new release版,於是問問網友,做了以下的確定:

功能表-> 關於Google瀏覽器->檢查更新

看到了:【Google瀏覽器目前是最新版本 (1.0.154.36)】

Google應用服務與學校行政(經濟日報通識版155期)

最後一篇稿了,一定要寫一寫Google Apps同學校行政的關係。其實在教師個人而言,是毋須要用Google Apps的,所有服都可以用一個獨立的Google Account做晒,就算要與學生做合作學習,都可以叫大家各自去開個戶口,然後share個login出來互add。所以要用到Google Apps的話,一定是從整間學校的行政角度去著手。

對學校而言,Google Apps無疑是很吸引的,原因就是『免費』加上『包upgrade』。
無論日後個世界怎樣走,只要Google仍然繼續生存,它所有Services的upgrade都會瞧著那個新方向發展,學校就可以不用付出任何費用的情況下,使用到最新的服務。雖不能確定是否快人一步,但卻肯定比起要信賴一些自建內聯網系統的公司,每每有新的功能時都要付上大畢費用,系統又不穩定...等等,好得多了。

以往學校要把好一部份的CITG花在購買軟件和系統服務方面,如果能採用Google Apps或其他網上免費服務得宜,省來的這些費用,可以集中兼顧學校伺服器的維修、保養,防火牆及防毒方面的照顧,以及硬件的提升,這樣,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就可以行得更加快了。

原文如下:

一連介紹了四期『Google應用服務』內的工具,最後這篇,要著實的介紹一下『Google應用服務』與學校行政的關係了。
首先,你或許會疑惑,為甚麼要申請『Google應用服務』的教育版呢?Google Account或Gmail Account本來就不是免費的嗎?任何人也可以隨時去註冊一個戶口,很容易已經可以擁有所有Google網上服務的使用權了。但『Google應用服務』的特色,就在於可以使用學校的Domain,把服務都據為己有。
每所學校,都要設定自己的電郵伺服器,但由於資源所限,電郵戶口的儲存量最多也只可以有數百Mb。相對起使用Gmail的戶口,儲存量每時每刻都在提升當中,現時為止每個戶口的儲存量達7Gb,以一間八百多個學生的一般學校來計算,連教師及職員,約一千個的電郵戶口,Google已為學校免費維持著一個7Tb的電郵伺服器,無需擔心保養、維修和升級的問題。

另外,『Google應用服務』的教育版,在電郵的頁面內,是不存在任何廣告的,這正是Google對學界的支持,解除學校所擔心的問題。

要知道,Gmail是Google其中一項主要發展的項目,功能還在不斷的提升當中,就這幾個月來,Gmail Labs已經開發了好幾個新的功能,成熟後,相信Google Apps的Mail都可以受惠。

另一個學校擔心的,當然是保安及監管的問題。就此,筆者曾經參予『Google應用服務』的網上研討會向Google提問,給予的答案是,學校可以設定Gateway,讓所有用戶連接到Google的伺服器之前先經Gateway記下用戶的IP資料,方便學校可以處理保安問題。

至於學生畢業或教職員離職的備份問題就更不用擔心,現在Gmail全球約有1.13億的用戶,所以網上有關Gmail的免費API也十分多選擇,筆者輕易就找到一個解決這問題的API - Gmail Backup
除了電郵服務對學校來說是個重要的吸引力之外,就要提到『Google應用服務』的管理人員控制台了。

學校的管理人員,可以透過這個控制台,輕易的管理戶口的增刪、密碼重設,開放或暫停各項服務,而每個網上服務,Google都會給予一個預設的連結位置,如果學校有多餘的True IP的話,更可以把每個服務的連結都設定為學校的專有服務。例如:http://calendar.abcschool.edu.hk, http://docs.abcschool.edu.hk…等等。

最後一個不可不提的強項,就是Google對流動裝置的支援了。Google現在已經準備好多個不同品牌的流動裝置介面,供用戶免費使用。
就『Google應用服務』中的電郵、日曆、交談及文件,都已有流動簡版,方便學校設計流動學習的活動。要知道,如果學校要找公司去為某個內聯網系統篇寫一個流動簡版,也要負上數以萬計的費用,但現在這些Google都為學校免費的準備好了。要是用戶有『Google應用服務』的戶口,還可以把兩個戶口分別使用,非常細心。
『Google應用服務』其實是一項非常多功能且複雜的網上服務整合平台,學校在決定申請時,除了要知道其功能是否合用外,還要好好考慮是否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去把這套免費的服務揣摸成合乎自己需要的樣式。亦由於它是全球性及免費,很多功能上,未必能完全配合學校的設計(例如並沒有升班系統),也沒有電話熱線及到校支援服務,學校很難以一貫現有的內聯網公司提供的服務及支援去直接比較,而筆者暫時也仍未覺得它能取替學校內聯網的位置,但兩者卻可以互補不足。

學校有興趣了解更多的話,不防多到『Google應用服務』http://www.google.com/a/『使用者功能』頁面研究一下。



Google Apps新功能 - Scheduling calendar resources

早幾日寫稿的時候發現,在Google Apps的Dashboard下面多了一句,說Calendar內有Resources的新function,當時未有時間去試用,但一直都把這事放在心上,今日一試,忍唔住『嘩!』一聲o左出來!(好彩身邊無人,無嚇親人)

在Google Apps的Dashboard下選Calendar,便會發現在"General"隔離多了一個"Resources"的頁面選項,在這裡輸入房間或用品的資源資料:
我試驗性質的入了幾個,便會出現一個資源列表如下:回到Calendar中看看,『新增活動』的頁面中,多了一個『檢查來賓和資源的可用性』選項
一按下去時,我就忍不住叫了出來!

一個全新的資源檢示介面,好正啊!這裏可以隨意添加參予者、借用房間或借用器材。
其實它的原理是把每日項資源,設定為一個用戶,再自動檢查該項資源(參予者)是否有空檔,簡單又方便。
就這個功能,我又錄了一段短片,不過聲音不是很好,請見諒。



其實在Calendar的功能來說,有資源預訂是很必要的,現在Google Apps由於有Administration的Dash Board,所以可以輕易控制資源的增刪,不知將來是否會推到普通的Calendar。這已經是就Google Apps sites以來,第二個先在Google Apps發佈的項目,顯然這是為公司、學校或團體而設的一個貼心功能。

不過就我這兩日玩過的經驗所得,系統仍未很穩定,尤其在增刪資源資料後,往往要等好一段時間,用戶才可以看到最新的資源顯示,希望這問題很快可以解決。

以下是官方的介紹頁面供大家參考:
Scheduling calendar resources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我有3G iPhone用了!

由三月開始萌起用iphone的念頭,到七月等到了3G iphone,但卻反而是敗了部iPod Touch。
今日,我終於可以有用3G iPhone的機會了!

現在在香港,誰都知道甚麼是iPhone,但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甚麼是iPod touch。
很多朋友看到我部iPod 劈頭第一句就說:iPhone嗎?
我說:不是,是iPod touch。
那分別是甚麼呢?其實用了這幾個月,分別是甚麼我已經很清楚了:

1. 沒有內置相機
雖然你能上網,但卻不能把你看到的都即時在網上和別人分享 -_-

2. 沒有內置咪(第一代iPod Touch更沒有Speaker)
很多與聲效有關的apps如Ocarina、uFlute及一些tune音的都沒得玩 ~_~
沒有Speaker的話,不能和你身邊的人分享你聽的音樂、遊戲的樂趣也減低,因為你總不會經常帶著耳筒吧!

3. 沒有GPS
不能玩所有和GPS有關的Apps,也不能在迷路時找到自己的位置 =_=

4. 除了wifi以外不能連接上網
亦即你不可能隨時上網,最無聊的乘車時間,也不能上網,要上網的話,一定要找Fon、PCCW或Gov-free wifi…等等地方,還要定定不動的才可以穩定的上

5. 當然不可以打電話及send SMS
這兩項我反而覺得沒甚麼所謂,因為在我的心目中,iPhone或iPod Touch都是玩樂居多的,要是把兩樣東西放在一起,當它玩到無電、Hang了、又或Sync緊的時間,
都會影響了電話的接收。再者,我對iPhone的聆聲及震動功能未有太大信心,我很多用iPhone的朋友都是經常聽不到電話響的。
至於如果上到網的話,send個email或用IM都可以代替SMS了,當然,這要視乎你的朋友圈中,有多少人也和你一樣經常在線。
但如果你能夠忍受到以上幾點(至少我也忍了五個月了),你就可以用一個三分一的價錢,還不用擔心電話月費增加的情況下,玩到絕大部份的Apps了,大家的firmware都是一樣的,要是講單單上網的話,更是絕無分別,所以我也願意忍下去。

其實我檢討一下自己近來用iPod Touch的情況,都是離不開做以下幾樣事情的:
1. Gmail
2. Plurk
3. Twitterrific
4. Facebook
5. Google Reader/ Byline
6. BeejiveIM (Gtalk, MSN, Y!M, ICQ)
7. SaiSuke ( Google Calendar)
8. Hong Kong weather
9. Wii Finder
10. 玩offline的Apps game:iGotchi, AquaFresh, Diner Dash, Sally's Salon, Trace…
11. 上課用:Holy Sword(查經), Pianist(音樂聆聽), Karajan Beginner (音樂樂理)

要是這樣的話,iPod Touch也很夠用,只是少了一些game可以玩吧了。還是我以往沒有那些功能,所以才不去用呢?這要我在這個多月裏好好試清楚再報告吧!

已經即時去了三間電訊公司找免簽約的流動電話上網計劃,最後選了這個最平,也很有彈性的PCCW $98,用這個價錢來換一個經驗,我認為非常值得!

Monday, December 8, 2008

應用Google Sites於學習報告(經濟日報通識版154期)

今次篇就吐得愉快了,因為我認為Google Sites實在是其中一個Google為學界度身訂造的工具。
以往(萬九幾年前)學校都很興要全校師、生齊齊寫網頁,而學校就要為這一個運動,建立一台http Server,又教各人如何upload,如果放在public_html個folder之類…
但現在隨著Google Sites的出現,一切都應該要變了,Server是Google提供的,不用學校擔心維護及保安的問題,Google Apps內置的設定,更給予學校是否把所有網站都公開的彈性,而所有用家,都不用再學ftp upload或甚麼Dreamweaver、Frontpage的軟件,當然學校也省下一筆要去買site license。

另一個問題,就是現時學界有很多濫用Blog的情況,我在文章中也順度發洩一下,很是暢快!

Google Sites的設定選擇雖然不算很多,但如果對象是一般學生及老師的用家,絕對夠用。我試過只放個URL給一班小四學生,叫他們自己有時間的話去搞一下自己的網站,一個星期,已經把網站變得花碌碌,又插圖、又插movie了。我想這樣的一個工具,才是現時學界最需要的吧!

原文如下:
自從『網誌』(Blog)興起後,學界都分紛紛想把網誌應用到語文教學、寫作教學、專題研習、發表學習報告…等等。原因是網誌的操作簡易,在任何電腦的瀏覽器上進行,已有即時的果效,不用學生有網頁編寫的基楚,更不用學習甚麼軟件程式。但筆者認為『網誌』是建基於時間軸上的持續性經營平台,如果用於發表單次的學習報告,並不適而。
事實上在『Google應用服務』中的『Google協作平台』(Google Sites),就已經是一個結合了網頁的架構及網誌的簡易操作模式而設的實用工具。

進入『Google協作平台』的頁面後,可以看到自己已建立的網站、校內師、生已建立的網站,或另外建立一個新的網站。每個用戶都沒有建立網站的數量上限,所以學生可以因應不同的科目、學會或專題,與不同的小組成員共同建立獨立多個網站。
建立『協作平台』的設定非常簡單,甚至筆者認為比起建立一個網誌更為方便,假如輸入的網站名稱是中文,Google更會自動把它翻譯為漢語併音來建立網址名稱,以便日後管理及識別。而網站的公開程度,也可由用戶自行設定。

學校在學生建立網站或網誌時,最大的考慮,就是監管的問題,尤其怕學生把不應該寫或上載的內容,發佈到學校的平台上,引起外界的批評。而『Google應用服務』就是計對這點,在『管理平台』上,給予學校是否把所有校網網站公開的設定,使學校更安心使用。

當進入網站的編輯頁面,所有編輯工具都是一按即用,並可以即時儲存及更新的,和其他Google文件的特性一樣,Google協作平台都是可以容許多個用戶,同時同步建立網站的。
特別的是每個頁面,Google都已預設有『附件』及『意見』讓網站變得更為互動,比起網誌,這讓的設定還要實用得多!

每建立一個新頁面,都可以有5個格式選擇,包括:網頁、資訊主頁、通告冊檔案櫃及清單。留意每個頁面都需要好好考慮存放的位置,令網站更有架構及層次。

頁面的編輯工具,也非常易操作,版面與Google文件也非常相似,特別的是每個頁面也自動附設有『子頁面』的資料,方便瀏覽者檢視網站。

網站的瀏覽列可以說是整個網站的骨幹,在Google協作平台,只要按一下『編輯側欄』,便可以進行編輯瀏覽列,讓用戶在整個網站的頁面架構內,自選加到側欄的按鈕。除了『瀏覽列』外,用戶還可以按一下『新增側欄』,建立其他文字、連結或最新動作…等等的欄目。

每個頁面都可以插入不同的材料,尤其可以配合Google文件,使用戶能把已建立的文件、簡報、試算表及圖表等,更方便的插入網頁之中,方便整合整個學習過程,也令網站更多元化及吸引。

教師也可以使用『Google協作平台』建立個人,或各科組的教學或教材網站,把集體備課後的教材,更靈活地學生交流,互動,使學習更為方便及有趣。
這個工具除了是適合教與學使用之外,更是免費、富彈性和延展性的,教育界如能掌握這些新工具的操作,並明瞭這些工具的特性加以配合於教學上,就真的可以做到『適時適用科技;教學效能兼備』了

Wednesday, December 3, 2008

Marie & Google in Young Post 3/12

第一次接受報紙的訪問,估唔到,重係因為我的最愛 ~ Google!
最初收到這個消息時,真係有o的緊張的,始終因為我回校的日子很短,所以真正在學校推動到的都好有限。但後來多得Cathy, Charlie及Vien協助下,我擔心的問題解決了,我整個人變得很輕鬆,反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可以說說我的看法,希望教育局及Google都可以就推動Google in Education方面多加努力,令學界得益。
不過現在看了報道後,都發現寫的未必是自己想要的角度,其實也是有所預料的,人家來採訪,都已經是有目的的了,再加上公關公司的安排及保護... 
所以再一次証實寫Blog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用你自己的角度,把想講的都發佈出來!
還有一個訪問未出街,且到時看看報道內容又會變成怎樣吧!

Monday, December 1, 2008

應用Google日曆於通識科學習(經濟日報通識版153期)

這篇稿可算是最痛苦的一篇,因為我對住部電腦,由晚上十點半坐到零晨四點,都唔知點落筆...最後的結果是deadline無稿交!
照計寫Google的tools應該不會寫不到甚麼出來吧,但寫過才知道,交稿與寫blog有很大分別,不是你想怎樣寫,用甚麼角度寫也可以的。我通常寫blog,都是隨之興起,一開始就有數百字在腦中,於是打、打、打...好快就好舒服的把想講的都吐出來,之後就可以收工。但今次要環繞Google Apps內有的服務,也要配合通識科的課程,Docs已經寫過兩次了,難道要寫Mail或Talk嗎?下期已鐵定是講Sites,最後一期也決定要講講Admin同Dashboard,那今期總要講講Calendar吧!
但Calendar擺明就是一個personal management的工具,就算在Google Calendar可以做到sharing及cooperate,但也很難拉得上可以學習到甚麼吧。就是這樣,一直自己和自己在不停的思想門爭了好幾個小時,弄到人都累透了... 算吧!去睡。

第二日已是截稿的限期(初時我還不知道),我收到電話追稿時,已是十二時多,但我必須在三時前交稿...
他問:你寫o左幾多呀?
我答:我未寫呀!....只係諗好要寫咩,同cap了圖... 
.....
他再問:咁你三點前得唔得呀?唔得要早o的通知我。
我心諗:死就死啦,總不能對人家說,我放棄了,我沒有稿交。

其實Google Calendar的公開日曆,真的是可以做到很多配合學習的,但問題是香港的起步太遲,找到的資料,多是台灣本地的,或是中國以簡體字寫成的,要找到配合香港學界的,真的寥寥可數...
 希望Google Apps真的在香港學界推廣開來後,會有另一番新面貌吧!

原文如下:

一連介紹了兩次Google Docs,今次想介紹一下『Google應用服務』中的另一個工具 - Google日曆,
和其他的Google服務一樣,Google日曆與其他日曆的不同之處,是它的共建及分享功能。
進入Google日曆後,按一下『我的日曆』,便可以建立新的日曆了。

教如果學校是申請了『Google應用服務』,在日曆的選項中,可以看到把此日曆公開及全校的用戶使用的選項,十分方便。

例如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專題探究』的日曆,把整個專題的資料及繳交流程都放在這個新建的日曆中,這個日曆發放給同班的同學,邀請他們觀看或一同建立。新增日曆資料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按一下左上的『建立活動』,便可以輸入有關的資料,留意日曆的選項是剛建立的『專題探究』,否則會把資料錯誤建立於其他的日曆中。

在「提示選項」中,Google日曆除了有「電子郵件』及「彈出式視窗」的選項外,還增設有「SMS」的提示。
只要用者在「設定」的選項中輸入手提電話號碼,便會收到一個確認使用Google短訊通知的驗証碼短訊,把這個驗証碼填上後,這個功能便可以啟動。日後有要事,用者的手提電話都可以收到短訊通知,非常方便。至於發短訊的收費,要示乎用者的電話供應商而定,因為Google的原理,其實是用者自發短訊,亦即計算在你發同台短訊的數量及收費,這一點要加以留意。

Google日曆的特色是,每個用者的日曆選項都是個人化的,學生可以加入學校預設的「校曆」、各課外活動、學科的日曆及他個人的日曆、同學的日曆…等等,使整個日曆變非常豐富。

Google日曆的『公開日曆』功能,更是全個日曆的精粹。在「其他日曆」中選「新增」,便可以用搜尋的方法找到所有Google日曆使用者已公開的日曆。

例如搜尋『历史』二字,便可以找到:历史上的今天、维基百科历史上的明天、中国人文历史、历史记录...等等多個日曆。按一下「預覽」,便可以看到整個日曆的內容,並決定是否適合加入到自己的日曆中,方便學習。

除了有關「歷史」的日曆外,還有世界各地不同團體已建立、並公開的日曆,這些日曆的數量,並不停在新增中。
不過到現時為止,中文的日曆,較多是台灣的,其次是中國,香港的公開日曆仍處於起步階段,希望透過共建分享的文化,日曆的內容會愈加豐富,筆者相信,只要大家多用多分享,便可集腋成裘,教學資源便會垂手可得。

最後,可以寫到這篇文,要多謝好幾個人:Jansen, 及Charlie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