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31, 2008

自訂wallpaper轉變 - iPhone/iTouch Theme "Gruppled"

在mobile device 上 Theme同wallpaper的樣式對我來說十分重要,雖然很花時間,但總想找到自己最喜愛的theme或wallpaper放到手機上。兩個月前在Cydia下載了一個叫"Gruppled"的theme,最初都覺得幾靚,因為它把很多主要的icon都變了透明,感覺很清新,加上每隔一段時間,它的wallpaper就會轉,所以很喜歡,也介紹了同事用。

但日子久了,再多的圖也看厭(我是一個天性貪新忘舊的人),所以也不覺得有甚麼特別,就把Gruppled放在一旁了。但前兩天,突然想用WinSCP找找這個Gruppled的位置,就輕易的看到它原來是一個供user自設changable wallpaper的theme!!!

於是快快去Weiphone download iphone wallpaper!


更改Gruppled theme的自訂wallpaer方法很簡單:
1. 到       /private/var/stash/Themes.QmjyBL/Gruppled.theme/Wallpapers

2. 把不要的都刪走,貼上想要的"png"或"jpg"

3. 到 /private/var/stash/Themes.QmjyBL/Gruppled.theme/ 修改 wallpaper.html

4.  找到中間這段,其實已有詳細文字介紹:
// By Craig Laparo <gruppler@gmail.com>
// Displays each image once in random order before
// randomizing the list again.
// Just add the image's filename to the list to add an image,
// and change interval to control the cycle speed.

var interval = 3* 60; // Seconds between change (must be > duration)
var imageDir = "./Wallpapers/"; // The path containing the images
var duration = 1; // The transition's duration in seconds
// (must match -webkit-transition-duration above)
var images = [ // List of image filenames

"Violin_by_vladstudio.jpg",
"violin.jpg",
"violin2.jpg",
"flower01.jpg",
"flower02.jpg",
"flower03.jpg",
"flower05.jpg",
"flower08.jpg",
"waterdrop01.jpg",
"waterdrop02.jpg",
"waterdrop04.jpg",
"lazer01.jpg",
"Story_of_Icaros_by_m0nni.jpg",
"The_Pine_Forest_by_pheelfresh.jpg",
"Peaches_chimney_by_paikan07.jpg"


];

//// You shouldn't need to change anything below ////


5. 只把剛才貼在 "wallpaper" folder內的圖檔名更改便可以了!

   

與"Gruppled"一套來的,還有"Gruppled LockBackground"及 "Gruppled Art",前者是改變開機時onlock畫面的wallpaper;後者則把其他的sliders、volumn control…等等都轉為半透明。

Sunday, October 26, 2008

在Chrome內用Google Notebook Extension

用了Chrome個幾月以來,最唔慣就係用唔到Google Notebook Extension,因為每當在網上遊遊下時見到正野,都以經習慣o左儲係Notebook,一時之間無o左個extension,都唔知點算好。
我就係唔份氣,前幾日去search一下,就係咁,就搵到原來係有方法解決的,而這個方法早在九月已經有,只係自己拾下拾下...-_-'

在這個Google Notebook Blog內的一篇文章"OMG Google Chrome"內有了很詳細的介紹。
其解決方法就是用了一個叫Google Notebook Bookmarklet的東西,就可以把Google Notebook的小notebook call出來,用法同以往在firefox大同小異。


Google的products現在已經成為了我上網時習慣的一部份,真的不敢想像沒有了Google後我的世界會是怎樣…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介紹兩個『搞相』網站

好朋友Katherine近來成日把玩愛兒的照片,在她網誌內見到BB的相都變得好有趣,所以自己都忍唔住玩下。

Photo Funia
http://www.photofunia.com/

這個網站非常易操作,也不用register,只要選好喜愛的樣式後,再upload相片,它便會自動把你的照片照做,遇有只貼人頭的,也有 auto face detection 的功能,非常方便,可以話click個制就得。


得o左!

Taaz - Free Virtual Makeovers
http://www.taaz.com/



這個因為較為搞鬼,所以操作上也要多花一點時間。
如果要製作自己upload的照片(因為站內有sample photo比你試玩),要先register,之後要跟據站內說明,把面、眼、咀、頭型等位置,續一點出來。不過我試過幾次,也不難,只需花兩、三分鐘便可以輸入所有位置資料了。
之後可以開始把照片內的人物化裝,相信這部份是最花時間的,因為實在太好玩和搞笑!
以下是兩張整容前後的照片:



笑死!

Tuesday, October 21, 2008

3個網上製作個人頭像介紹











之前曾經介紹過Mii Editor (Mii online GeneratorMii Editor 正式版)但由於個名可能抄到正,所以無耐已經笠了。
但現在online social network咁盛,始終都很需要一些不願透露真面目的用家,於是無幾個月前,又發現它只是換煲不換藥的放了在第二個地方,改過一個新名。

My Avatareditor
http://myavatareditor.com/myavatareditorbeta.html

不過對比起之前的Mii Editor,其實是有少許差別的,細緻度減了,但仍可接受。
這個eidor勝在可以output多種不同檔案及大小格式,頭像、半身、全身都可以,背景又可以自選顏色,可以選圖檔的大小等等。智慧的更是可以把設計好的像留記錄,日後可以再做其他表情。

另一個新興的Editor便是Magatar,近來也見有很多用家使用它,由於畫工不錯,顏色又鮮艷,是個不錯的選擇。做好了頭像後,只需要寫下email,便可以收到圖檔,想要更大像素的,也可以選擇paypal付款。不過我想一般在網上用已經很夠,沒有付款的必要。

Face Your Managatar
最後介紹這一個,相信很受喜愛電玩的朋友歡迎,也是最多accessories及服裝選擇的,我隨意做了一個來試玩,也覺得很細緻和美觀,不過如果作為社交網的頭像的話,相信略嫌少了一點。

Dream Avatar



Monday, October 20, 2008

訂閱「教育局過去七天發出的新通告」

其實一早已經好想做這件事,因為聽過朋友講,就算本身無提供RSS Feed的網站,都可以用Feed Creator來自製RSS Feed。
昨日終於的起心肝去試,下載了兩個唔同的RSS Feed Creator Application,點知.... 嘩!痴線o架!要人續條新link自己每次加上去,再upload過一個新的xml...-_-'



之後問一問高人,指教了其實網上有很多online service提供此服務,於是又去search、search、search,試了兩個,終於這個叫Dapper的網站可以算是成功製作了一個RSS Feed的link。


這個Dapper其實幾powerful,可以把網站變成Rss Feed、Xml 或 widgets,完全免費,使用時有多段screencast介紹(不過由於我太心急,沒有點睇,撞了很多次版),算是一個值推介的online service。

我製作了的『HK EDB Circular widget』如下:

Add to your site
powered by Dapper

訂閱『教育局 - 最近七天通告』請click以下連結:
http://www.dapper.net/transform.php?dappName=HKEDBCircularsVersion3&transformer=RSS&extraArg_title=Title&extraArg_description[]=Content&extraArg_pubDate=Date&applyToUrl=http%3A%2F%2Fwww.edb.gov.hk%2Findex.aspx%3Fnodeid%3D73%26langno%3D2%26search_type%3D1%26is_submit%3D1%26circular_distribution%3D0A
這是訂閱後在ipod touch的Google Reader內看到的樣子:


點擊『繁體中文』的連結後,還可以在新視窗即時看到通告的pdf檔:


現在個人流動通訊裝置越見普及,我希望我的同行可以多使用『訂閱』功能,把自己隨時都能與外界保持聯系,雖然工作時間長,環境及社交圈子陝窄,但我相信靠著這些新的科技,仍無阻自己衝出校園,與世界同行的心。我回來後常有一種『被困』的感覺,多謝互聯網的偉大發明,我自己努力向外闖之餘,也要把這個訊息帶出去!

Sunday, October 19, 2008

每日在Plurk噗Karma

雖然開始用twitter以來,都有在其他人的twit內看到很多關於plurk的tiwt,不過試用plurk,還是在八月尾,是sidekick第一個邀請我到plurk,那時看到plurk那個花多眼亂的版面,真是很不習慣。+當時對plurk的印象只有一個:plurk = im+forum。

Twitter不好的地方,就是如果你subscribe太多人,twit會不停的湧進來,想要捉住一個topic討論下去,十分不容易,回應時又只見到要回應的人名,不知道他人剛才說的是甚麼。Plurk剛好補了這個位置,把message用timeline之外,再加上topic group在一起,更有search的功能,如果要對某一感興趣的topic討論下去,還是比較方便。

Plurk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Karma。
Karma是你在Plurk的分數,隨你的活躍度升高,升高後在plurk的設定可以越來越有彈性。但如果不噗(plurk)一天,Karma就會跌,使人都為了Karma好歹也久不久上來露個面,貼個公仔^_^。邀請其他人加入或多friends多fans者,更會獲頒受獎章,貼到你的plurk主頁中,顯示你的地位。

但玩plurk時有一點想一提的,就是先加入Karma Trends成為朋友,之後它便會一直把你的Karma紀錄下來,讓你可以在Karma Trends Graph內來到自己及朋友們的Karma走勢。非常有趣。(這要多謝教路)

Karma  Trends

Karma Trends Graph

Sheta 也教了我,如何可以知道自己在Plurk的排位:
Plurk Mania

還有,想轉轉自己Plurk的Templates,顯示自己的個人風格嗎?給這個連結參考,至於點改?一click就妥,相信不用介紹。

7個Plurk Theme下載站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再戰香港公園:打花、打葉、打蝶、打蟲、打雀

今朝睡醒,一打開個窗簾:『嘩!有陽光呀!出動喇!』
春、秋,是兩個最適宜外攝的季節,要在這兩個季節中再加上好的天氣,及自己放假的星期六、日,相信不會有很多次,所以我認為既然遇到了,就咩都唔好理,一定要出動!

今次都係一心去打蟲、打花,所以都係一鏡走天涯,只帶了一支Canon的平價Tele三寶(平、遠、IS):55-250mm 4-5.6/f IS。
賽後檢討: 唔夠sharp,真係心郁郁想敗過支Marco。
回來後拿出Canon、Sigma及Tamron的鏡頭目錄,狂看Macro鏡,當然加埋去DCHome,看review及價錢。總括各網上高人的意見如下:
1. Marco 1:1都是定焦及難用AF,多用MF
2. 100mm左右的打花, 150mm以上的打蟲
3. 打蟲的話對焦難掌握,也容易手震

其實我現在用這支Tele三寶,打蟲通常都係用到盡250mm,再加上400Dx1.6,差不多400mm回來後,打蟲的有八成都有crop,所以就算敗支人見人讚的Sigma APO 150mm F2.8,少了100mm(160mm至真)之餘重要無左IS。
加上比左四千幾蚊之餘,唔肯定自己係唔係真係可以做到MF,因為我唔多信自己隻眼....
唉!最後都係希望自己可以慢慢解毒,走進Marco世界條路很漫長,都係等我發左達先啦! >_<

Sunday, October 12, 2008

夏末 EF-S 55-250mm 4-6.5/f IS 在獅子會

這幾個星期以來,看到天氣轉涼,已經個心飛o左去影相。
記得上年11月尾時,到訪這個西貢焦坑的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時,導賞員曾說過九月尾至十月是有很多蝴蝶的季節,所以心思思很想去一趟,但始終不敢包是否真的有料到,所以未敢約攝友同行,唸住一個人去探o下路。
估唔到這裏真是有這麼多品種的蝴蝶和蜻蜒!
我只用了兩個小時左右,便找到了超過十個攝影對像,加上這裏交通方便,路易行又不危險,實是外攝蟲蟲的好地方!

更加要多謝今日天公造美,在陽光下我才可以影到如此美的效果。雖然我的技術並不專業,實在這次是第一次真正影蟲之旅,加上器材一般,不過在我個人而言,有這樣的收獲已經很滿意!
不過我並不會自滿的,我要繼續努力,在攝蟲的技術上多鑽研,因為在大自然的鏡頭裏,我看到神造物的奇妙!!!

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第一次探訪Google Office in HK


剛去完Google在Times Square的Office開會,是我好期待的一天,不過最唔開心的是,因為Office未正式發佈,所以不可以影Office內的環境。

今日的題目是『如何在香港教育界推動運用Google』,講真,自己真係之前並未有唸過這個問題,應該係無唸過自己可以有機會去唸這個題目。不過神來之筆,在會上卻是我發表得最多意見。在回家的路上在想:是不是不久的將來,Google在香港教育界的發展,真的會如我今日說的這樣發展呢?於是很想把今日『吹』的都寫下來做個記錄。

1. 一般的教師工作坊不是主力
因為這類型的教師工作坊,單是我和同事上年在教師培訓行事曆開的已有7次,另外Google自己開了3次(截至今日),本年度(下星期三)EDB將會再開,還未計在計劃中的Teachers Refreshment Training Course(因為我真的是未有時間去寫)…不是已經夠了嗎?而且要30、30一次的搞,要搞到何時才可以建立好一般教師使用Google的practics?

2. 要推Google Apps及Mobile Learning
在學校推任何事,以現在的教師工作量和壓力情況來講,要行得快只有一個方法-由上而下。
對象是校長或IT panel,一個IT panel決定申請一個Google Apps戶口,校內的五、六十個老師即時自動會收到一個Google Apps user account,就算單是用於Admin都會經校內各行政會、校務會向老師發佈及推動,效果都可以說是即時的。
要學校決定使用Google Apps,第一個吸引點,就是全校每人一個7Gb(截至今日)的email account,試想一間學校老師、職員連學生1千個戶口,已經幫學校免費維持了一台7Tb的Mail Server,當然學校也需要考慮到日後離校老師、學生的backup安排及security問題。至於一個Apps account內包括其他例侞calendar、docs、sites的products,都只是錦上添花。
但另一個不容看輕的吸引點,就是Mobile Learning,現在間間學校都架設了wifi的基建,但其實絕大部份學校都未能好好利用這個wifi環境,做到mobile learning。除了因為欠缺硬件的設備外,另一個問題就是欠缺有關的軟件及網上配套。看過不少學校嘔心瀝血製作自家的wap版或PDA版網站做mobile learning活動,又或是寫個QEF比十幾萬那間"醫卡"寫個mobile版,但長遠仍是欠缺延展性及升級能力,學校總不能長期負擔人力或財力的消耗。但Google在Mobile applications上已經很成熟,在不同的device上更有很多API或其他軟件的配套,可以補之不足外,更是【免費】,這一點相信是學校上位者最喜歡的一點。這個【免費】的字詞,在Google來說,更包括【免費不停升級】和【免每年的maintance fee】。
現今資訊科技的世界實在走得快到不可言喻,『家家練鋼』的時代不得不過去,所以在我來看,最平(其實是免費),最有彈性及發展潛力的mobile learning軟件配套現在只得一個選擇 - 就是Google。

3. 做大型Seminar,邀請press的參予
開了多次工作坊,不得不承認,絕大部份教育界的同工,對Google的認識是很少、很少。做小型的工作坊,希望用三個小時把一個老師對Google的認知由零推至『運用於學與教』,實際的成效我很懷疑,但反面的例子,例如覺得太快、不明白,跟不到,課程設計太緊迫,應該改為九個小時的課程...等等的評語,我都在評估問卷中見過不少,也曾經被這些字句打沉過。不竟Yahoo早在十多年前,已經開始發展香港的市場,先入為主,壟斷的情況就像Microsoft一樣。要引起一般教師的關注,最好的方法是做大型的Seminar,內容只要講成效和結果就好。邀請媒體報導及發新聞稿,使學界大部份老師先從傳媒中對Google獲得一個基本印象,之後有興趣再研究的,相信不難在搜尋器內一按,便會得到很多想知的答案。
我其實不明白這是否Google的作風,搞了這麼多次教育研討會,卻不見到一個媒體報導過這件事。老實講,我是蠻喜歡的,就是不會雷聲大,雨點小,一味嘩眾取寵,不過可惜的是,這種宣傳手法往往是最見效的。

4. 先做Google School in HK,再搞 Google Certificated Teachers
要在香港的學界推行任何東西,先要了解現在香港學界最大的挑戰,就是學生人數減少,學校面臨縮班及殺校,學校為求自保及不被淘汰都要爭取各種的殊榮。Google身為全球十大品牌之一,在免費的情況下,相信各校長是不會介意成為Google School的一份仔,但最重要的是,此計劃有透過傳媒讓整個學界也知道Google School in HK是一回甚麼事,而且正所謂物以罕為貴,最好有限額之類。
在我來說,我是很希望Google搞Google Certificated Teachers的,因為我這個Google fan都很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在整體環境而言,大部份的同行,如非必要,都不想去爭多一個名銜,因為有時間不如去睡多兩個鐘(否則會做到痴線)。加上這此終是虛名,對找工作沒有實質價值,除了一小撮IT愛好者有興趣外,很難推動其他一般老師也參予。但最怕是某校長認為如果全校老師都有這個名銜是對學校名譽有所提升,於是一聲令下要全體老師參予....可怕!可怕!!!這是我最不願見到的情景,所以就算要推,也要從詳計議不能把美國那套直搬過來。

5. Google的Support
要使用Google的products,其實support或網上教學都有很多,但絕大部份不是Google所出的,Official的support,就是『說明』及『Official blogs』,雖然Google Apps也有 Google Apps for Administrator Support,但都要用英文email等兩、三個星期回覆,實在不是香港人的節奏。尤其在開通Google apps 的 Domain ownership及mail exchange record這兩方面,學校的技術人員,其實都是很需要貼身及即時的協助及資詢,我想這方面的支援,很難假手於人,還是Google要自己想想如何爭取到人力資源比較好。

6. 角色界定
短短的半年,眼看教城又開了一個與Google Groups for HK Educators一個Google for HK Educators sites教城的IT-in-Ed網誌。突然由無變有,更是不止一個,度度地方都想要人氣,想要回應,希望搞到共建,但在香港的教育界,從來搞forum或groups都是死路,因為仍未被工作吸乾精力的人,已經寥寥可數。所以我想要把Google for HK Educators的Group搞得像HKBC或HKG達的人氣咁好,是很難。如希望教師能自動自覺把有關使用Google的教案、例子或成果upload 分享就更難,要收集這些content,最可行的方法是舉辦獎勵計劃或Google Certificated Teachers計劃等。誰想增加自家的content就誰去舉辦,說起來也合理。不過在我個人角度看來,這十年來教城的歷史已在教師心目中建立了一定的印象,很難與Google這個品牌比併。再講,其實在用者而言,最不希望有幾個不同平台,個個差不多,不知去邊個好。要參予者能夠分享,放低自己來共建,我想舉辦單位也可好好相議好有關平台及角色定位。
正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上年就只有EDB(ITE)搞Google的workshop及seminar,今年除了Google自己聯合HKEdCity搞,還聽到有出版商、傳媒都想搞與Google Products有關的項目,雖然我也高興大家對這個題目覺得有趣,但也是有所擔心,最怕是Google甚麼也應承,變得商業化,雖然我知道Google本身就是一間商業公司.....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